学院新闻
理铸国重器 物格人浩然|武海斌院长开讲“新生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10-25   浏览次数:10

大学何以成学?物理何以明智?10月24日15:00,万象城娱乐awc线路“院长第一课”在闵行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C区报告厅举行。480余名本硕博新生及部分老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聆听“院长第一课”。

万象城娱乐awc线路院长武海斌教授以《理铸国重器 物格人浩然》为题,带来一堂兼具思想深度、知识广度与人文温度的“第一课”,引导新生涵养家国情怀、拓宽学术视野、传承“物五”学风、锚定成长航向,为2025级新生的大学征程指引方向。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栗蕊蕊主持。

武海斌院长从国家、学科与个人三重维度,以“科技自强,时代使命”的国家召唤,到“厚德载物、科道日新”的品格淬炼,再到“格物致知,道法自然”的智慧求索,向新生讲述了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不负韶华、不负家国,做卓越的“物电人”。

科技自强,时代使命

——“理”:同天下,启未来

武海斌院长首先带领新生纵览三次重大科技革命,进而指出,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与基因编辑为代表的下一代技术革命正蓄势待发,必将重塑世界格局。站在这一历史节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面对风云激荡的“加速度”时代,武海斌院长讲到,唯有不懈奋斗,中国方能在变局中保持战略主动,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发展根基。

武海斌院长强调,“科技实力才是自立自强的保证”。他列举从两弹一星到中国天眼、从北斗导航到嫦娥探月,一系列大国重器的背后,都印证了物理学的关键支撑。以2025年诺贝尔奖成果为例,John Clarke、Michel H.Devoret和John M.Martinis三位科学家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与能量量子化现象。武海斌院长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宏观量子隧穿、能量量子化等核心原理,强调针对经典计算机无法胜任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的若干重要物理问题,开发专用量子计算机,针对某些特定问题展现超越经典的计算能力,实现“量子优越性“。同时,武海斌院长还向新生展示了时间和位置精密测量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武海斌院长鼓励新生不惧科研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积极投身科研,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厚德载物,科道日新

——理:开先河,昭月旦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物理人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武海斌院长引领新生回望学院七十四年的不凡历程。他指出,自1951年物理学系成立至今,学院在发展中坚守,在开拓中传承。变迁的是学科体系与规模,不变的是为国育才的初心、是“物五”学风的恪守、是对卓越的执着追求。学院的发展,既扎根于以姚启钧、许国保、张开圻、王能等为代表的前辈师者所奠定的精神根基,也得益于始终面向海内外凝聚的共进力量。薛永祺院士、朱诗尧院士、乔登江院士、马龙生老师等一批科学家,为学院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注入了强劲动力。历经七十四年的岁月洗礼,经过几代物理学人的精心耕耘,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物理学科已跃升至A类行列,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稳居B类行列。每一名新“物电人”都须铭记学院荣光,让前辈的精神薪火相继,以此笃学励行,再攀高峰。

格物致知,道法自然

——理:明事理,增心智

针对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武海斌院长从认知、行动、学术与生活四个维度,为新生指明了方向。认知上,做批判思考的开拓者,勇于打破“跟随思维”,敢于提问、善于表达,在批判与合作中推动创新;行动上,做格物穷理的践行者,以“知行合一”为方法,注重实践观察,锚定目标前进;学术上,做热爱生活的求学者,本科生应夯实数理与编程基础,研究生须深耕专业领域,同时培养运动爱好,为科研生活保留一片“心灵自留地”;生活上,以“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的态度,真诚拥抱大学岁月。

武海斌院长引述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校训,为新生点燃精神的火花。他勉励新生,当以立足中国、对标世界的胸怀,从此刻做起,于细微处耕耘,将高远的志向化作踏实的脚步,将科研报国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新生们踊跃提问,围绕学业规划、科研入门等困惑与武海斌院长展开了热烈交流。  

物理“优师计划”2025级本科生张明旭同学提到,“面对物理专业技能与教师素养的双重培养要求,如何才能科学规划,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同步提升?”武海斌院长指出,大学真正的意义并非面面俱到,而在于找到能点燃自己热情的领域,并在此追求卓越。他强调,“从容不迫的成长”远比焦虑的平衡更重要,这正是“术业有专攻”的智慧,也是一条通往内心充实的优秀之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25级本科生王巧颖同学邀请院长分享一个“受益终身且启迪年轻人”的科研故事。武海斌院长回顾了自己从首次职业选择、海外深造到回国任教的完整轨迹。他坦言,这一转型历程深刻锤炼了自己的心智,领悟到“坚持”的真谛,认识到科研进步源于不断坚持。

量子科学与精密测量研究院2025级研究生李晗冰同学、物理“拔尖计划”2025级本科生赵子豪同学、物理公费师范2025级本科生曾湘智同学分别围绕“在量子科技领域如何承担起青年人的责任,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如何在相对单调枯燥的基础物理理论研究领域沉浸下去、扎根下去”“理工科学习中如何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等问题与武海斌院长交流。武海斌院长以“慢下来,从小事做起”、“以热爱抵挡干扰”、“发现真理的过程充满人文关怀”等深刻见解热情回应,为同学们驱散迷雾,指引方向。

引路在师长,践行在自身。物电新人必将脚踏实地、求知求真,走好脚下的每一段路,不负师长期望,不负青春理想。


文:张艺馨 董轶

图:李立 姜姿颖

编辑:袁会敏

审定:栗蕊蕊